| | 发布资源 | Hi, 今天是: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栏目/内容页顶部

首页 > 藏族文化 > 民俗文化

  • 全球首个吐蕃文物大展亮相敦煌, 多件珍品只展一次

    全球首个吐蕃文物大展亮相敦煌, 多件珍品只展一次

    由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主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汇聚海内外近30家文博机构的珍贵文物,立体呈现了吐蕃时期的文化艺术及其与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交流。指导单位:中国国家文物局主办单位:敦煌研究院 / 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展出地点: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展出时间:2019年7月3日-10月22日提起丝绸之路,你想到的可能是四方辐辏的长安城、穿行大漠的驼队或是意...

    2019-09-25 admin 民俗文化 182 ℃ 0
  • 【乡愁藏韵】最美丽最罕见的藏装都在这儿了

    【乡愁藏韵】最美丽最罕见的藏装都在这儿了

    早就听说过西藏阿里普兰地区有一种古老的服饰,据说它用金丝银线织就,缀满各色宝石,华美得如同孔雀的羽翼。“宣”,普兰地区传统服饰样式呈现吐蕃时期的特征,有几套竟然在民间保存了几百年!价值无法估量。这样的稀罕物件,自是难得一见,所以去阿里之前,我就暗自祈祷,希望能够一睹风采。西藏是眷顾我的,好不容易来一次阿里,就如愿以偿——我恰好碰见象雄文化旅游节,节庆上有服饰展演,不光是普兰的服饰,阿里地区所有的服...

    2019-09-05 admin 民俗文化 166 ℃ 0
  • 古岳:黑陶上的历史

    古岳:黑陶上的历史

    看到班玛黑陶之后,我一下就想到了西夏黑陶。一只西夏黑陶上有一只白色的兔子,它也让我想到了巴颜喀拉山麓的一只野兔。没想到,我会在那个地方碰见一只灰色的野兔。那个地方在巴颜喀拉北麓,是一条山谷。我去那个地方是去看一个叫冬格措那的湖。正是在那湖边,我先是遇见了一对黑颈鹤。告别了那一对鹤,向左拐进一个怪石嶙峋的山谷,山谷里面孤零零地耸立着一座山峰,孤绝险峻,山顶却极为平缓,远远看过去,很像一个高台。传说,...

    2019-08-30 admin 民俗文化 57 ℃ 0
  • 在西藏喝茶

    在西藏喝茶

    图片来自网络我不是第一次到拉萨。曾在海拔4700米的阿里工作过的我,每到拉萨,无论冬季还是夏季,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那是一段让人挣扎的过程,让人非常不适。这一次,即使在最舒适的7月,即使提前吃了抗高反的药物,即使遵循了初到高原的行动密码,但我仍旧未能逃脱。喝酥油茶抗高原反应,这是我在书中常提的观点,但,我真的没有认真实践过。在一位西藏社科院工作的朋友力劝下,在拉萨,我全身心体验了一次。那是一个小小的...

    2019-08-20 admin 民俗文化 64 ℃ 0
  • 壶里乾坤大 杯中日月长

    壶里乾坤大 杯中日月长

    壶里乾坤大 杯中日月长—感受藏式特色茶饮图为正在茶馆内放松休闲的拉萨市民。图为周末早晨人声鼎沸的老光明岗琼甜茶馆。■导读藏族群众对茶的热爱,世界上没有几个民族能比得上。对于藏族群众来说,茶是“生命之源泉,天神所赐的甘露”,就像空气、甘露、阳光、食粮一样,终生不能相离。由此而形成的藏族茶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绚丽璀灿,成为世界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泡茶馆是四川的一种文化,广州人的早茶能喝一上午,潮汕人...

    2019-08-14 admin 民俗文化 50 ℃ 0
  • 藏区传统民俗“嫁接”现代元素:草原“诉”乡愁

    一碗酥油奶茶,一杯陈年藏酒,一首天籁藏歌,一曲传统“则柔”……8月的甘肃天祝县抓喜秀龙镇天蓝草绿、格桑花开、骏马奔驰,第二届草原风情暨民俗文化旅游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抓喜秀龙镇党委书记郭崇梅介绍说,为期三天的节会期间,他们会依次举办赛马比赛、马牙雪山生态音乐节、百人瑜伽艺术草原秀及藏族服饰秀、锅庄舞篝火晚会、草原风情藏酒节等系列活动,旨在推动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全产业链旅游,为当地脱贫攻坚战、经...

    2019-08-05 admin 民俗文化 55 ℃ 0
  • “百里不同装”:甘南藏族服饰之美

    “百里不同装”:甘南藏族服饰之美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甘南藏族服饰历史悠久、意蕴深邃、多元交融,单是牧区和农区的服饰,材料、图案、装饰都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地方仅一山之隔,服饰却完全迥异。正所谓“十里不同俗”,在甘南则是“百里不同装”。图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农区藏族服饰图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牧区藏族服饰生活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藏族人民,由于历史上的民族变迁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周...

    2019-07-29 admin 民俗文化 204 ℃ 0
  • 孔雀服饰——穿在身上的千年历史

    孔雀服饰——穿在身上的千年历史

    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一名老人穿着古老的服饰(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至今保留着独特的藏族服饰——普兰服饰。普兰服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精美、最独特的是妇女的“孔雀服饰”。普兰县科迦村里有7户人家保存着7套祖传了几百年的服饰,一套重达25公斤,装饰有黄金、白银、松石、玛瑙、珊瑚、珍珠等珠宝,承载和沉淀着千百年的时光。 在西藏阿里地...

    2019-07-29 admin 民俗文化 64 ℃ 0
  • 甘肃藏区民众盛夏草原载歌载舞传承则柔民俗

    甘肃藏区民众盛夏草原载歌载舞传承则柔民俗

    7月底正值草原上最美的季节,来自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藏族民众,欢聚在桑科草原上一边吟唱着传统的民歌,一边随着歌声起舞,以此方式传承着浸透了雪域高原的风情的则柔文化。则柔是拉卜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夏河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块瑰宝。徐雪 摄则柔藏译音,泛指一切的娱乐活动,如下藏棋、藏族歌与舞、赛马娱乐等玩、跳、唱都统称为则柔。徐雪 摄则柔表演。徐雪 摄拉卜楞“则...

    2019-07-29 admin 民俗文化 56 ℃ 0
  • 藏族民歌——拉伊

    拉伊属于藏族民歌范畴,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一种民歌对唱形式,极具民族地域特色和农牧文化特点,多流行于青海、甘肃以及四川等安多方言区域。基于拉伊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地域文化特色,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Ⅱ-21)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Ⅱ-7),归类为民间音乐。追根溯源,拉伊没有绝对的形成年代,但是从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大约在公元11世纪之后,随着安多农牧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2019-07-19 admin 民俗文化 63 ℃ 0
  • 西藏扎什伦布寺举行展佛活动

    西藏扎什伦布寺举行展佛活动

    7月15日,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展出无量光佛巨幅唐卡佛像。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当日开始,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连续三天的展佛活动。第一天展出高40米、长38米的无量光佛巨幅唐卡佛像。在藏传佛教中,无量光佛被认为是“过去佛”。 展佛法会上的僧人(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展佛法会上的僧人(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2019-07-16 admin 民俗文化 221 ℃ 0
  • 端午节特色习俗节味浓

    端午节特色习俗节味浓

    每当进入农历五月,青海处处杨柳婆娑、鲜花羞涩,充盈着喜迎端午的浓浓情韵。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各种习俗在百姓的生活中苏醒,富有强大的生命力。插柳挂艾附沙枣树青海人历来注重过端午,过端午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插柳”。尤其是一些农村人家,都会在院门和正房堂屋上插柳,而在楼房居住的居民,大多在门旁或门顶插柳。相传,桃树传为五行之精,能制百鬼,故而过年以桃符悬门上。柳树同桃树的作用一样,以柳条插于门户用以...

    2019-06-06 admin 民俗文化 59 ℃ 0
  • 鼻烟记忆

    鼻烟记忆

    在凹形青石板上磨制的鼻咽青藏高原虽然不盛产烟叶,但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喜欢吸晒烟磨制而成的鼻烟,不管是寺院里的僧人,还是在草原上放牧的牧人,还是在河谷地区种植庄稼的农民随时把鼻烟壶揣在身上形影不离,不仅男人吸,女人也吸鼻烟,鼻烟变成了他们的钟爱。一小撮鼻烟,一段美丽情怀。 鼻烟在藏族生活中充当着相互通好友谊的信物,每当在路上相遇问候、围坐在火塘边摆龙门阵、在旷阔的草原放牧,在田间地角劳作休息,...

    2019-05-27 admin 民俗文化 52 ℃ 0
  • 工布响箭:穿越历史的“毕秀”

    工布响箭:穿越历史的“毕秀”

    “我们来到林芝旅游体味不同文化,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就是工布响箭。”来自广东的游客说。工布文化,西藏地区的特色文化之一,有丰富自然资源的谷地培育出了林芝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工布地区有很多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要算射响箭。响箭藏语称“毕秀”,意为“尖啸”。2007年,林芝工布响箭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林芝地区的米瑞乡,也以响箭被入选“中国文化艺术之乡”工布响...

    2019-05-27 admin 民俗文化 45 ℃ 0
  • 走进西藏当雄县2019年虫草文化旅游节

    走进西藏当雄县2019年虫草文化旅游节

    图为当雄虫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当地群众穿着盛装跳起原生态歌舞。 记者 裴聪 格桑伦珠 刘斯宇 摄饱览雪山草原,体验千年游牧文化。登高俯瞰姆蓝雪山的壮美,漫步湿地体验花间的惬意,寻觅虫草感受牧区生活的自由自在,领略草原儿女傲人风姿,品味牧区多彩生活……5月20日,极净当雄·2019年虫草文化旅游节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乌玛塘乡巴嘎村姆蓝雪山脚下开幕。本次虫草文化旅游节从5月20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

    2019-05-27 admin 民俗文化 45 ℃ 0
  • 这些藏族礼节礼仪你还记得吗?

    这些藏族礼节礼仪你还记得吗?

    1、与久别的亲人和老朋友重逢要先互相碰头或拥抱或吻脸然后问候德莫༽或(呷呃啼) 或(扎西德勒)或(次仁)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的身上跨过去。3、不能在别人晾衣服的绳子、线和衣服底下穿过去。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尤其是晚上不能吹口哨!5、下列情况下不能扫地或倒垃圾: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6、不能提已故人的名字,除非喇嘛和伟人。7、有缺口或有裂缝的...

    2019-05-23 admin 民俗文化 81 ℃ 0
  • 百年俄亚古寨风采依旧

    百年俄亚古寨风采依旧

    俄亚,这个地名对我来说很熟悉,在很小时候就留下了深刻记忆,因为俄亚离我们家乡尼汝很近,只有一山之隔,隔河相望,很早以前两地的人们通过山间羊肠小道就有相互来往,尼汝的牛羊毛、酥油奶渣等畜产品人背马驮到俄亚交换大米、玉米、猪膘肉等农副产品,俄亚的纳西族也如此,到尼汝换取他们需要的东西,以物换物,十分活跃。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到过俄亚,因为我们家有亲戚和朋友在俄亚,遗憾的是因我进城读书,一...

    2019-05-23 admin 民俗文化 170 ℃ 0
  • 藏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藏香

    藏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藏香

    藏香,多数用于佛教祭祀活动,亦有少量家居的净晦辟邪。其制作工艺流程蕴含着藏文化的精髓。主要配料有藏红花、雪莲花、麝香、藏寇等。藏香资料在西藏密宗行者更是以香上供养三宝、本尊护法福田物,使诸佛菩萨、本尊护法心生欢喜,时时护临并且可以下施鬼神及六道众生等得以受用,令满足而不来障碍行者,更甚者可以净坛遣魔钩召本尊,令行者生起戒、定慧学。而西藏香的法是依据诸佛菩萨密续经典记载,加入心脏良药肉豆蔻,肺之良药...

    2019-05-14 admin 民俗文化 64 ℃ 0
  • 嘉绒藏族——古老而神秘的女子成人礼

    嘉绒藏族——古老而神秘的女子成人礼

    嘉绒在甘孜州丹巴县、康定县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嘉绒语 ,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嘉绒藏族是吐蕃人 东侵时期吐蕃驻军及移民和下象雄土著长期融合形成的一个民族。在西藏的藏族人眼里他们是藏族原始四大姓氏扎氏的后代。嘉绒藏族姑娘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观念正在逐渐改变,人们渐渐...

    2019-05-13 admin 民俗文化 63 ℃ 0
  • 浅论藏传礼仪概念界定与形态结构

    摘要:本文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政策引领下,对继承和发展西藏传统礼仪之策创新性提出“藏传礼仪”新概念,并对其形态结构进行分析,梳理三种结构分类并加以叙述。关键词:藏传礼仪 形态结构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实践中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传统,是“修身养性、齐家持国平天下”的基础,反映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公民...

    2019-05-09 admin 民俗文化 53 ℃ 0
  • 德吉卓玛: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德吉卓玛: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德吉卓玛(Deji droma),女。藏族,藏语言文学硕士,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精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兼懂英、日语。2005年1月起,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工作,从事藏传佛教研究工作,专长藏传佛教女性、宗派与历史研究等研究,主要包括出家女性、女性神灵、觉域派、息解派、藏族民间宗教和吐蕃佛教史等研究。现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

    2019-04-15 admin 民俗文化 65 ℃ 0
  • 藏地文化的一扇窗扉(上)

    藏地文化的一扇窗扉(上)

    藏地文化的一扇窗扉(上)——叩访索昂生格和他的玉树藏文化民俗博物馆记者与馆主索昂生格。吾要 摄仲达乡增达村的一角风景。通天河流域的藏族石造建筑。石头的记忆。有些地方你扫上几眼,眉目轮廓很快也就了然于心。而像玉树这样的地方,如同某种具有神奇魅力的花苞一样,你刚刚剥开一层,马上就有另一层花瓣;再剥,又复现出新一层的花瓣,如此层出、叠现,令人目不暇接,套用鲁迅先生的表述——“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

    2019-03-22 admin 民俗文化 44 ℃ 0
  • 藏服演变,流动的风景绚丽多姿

    藏服演变,流动的风景绚丽多姿

    图为身着当地民族服饰的阿里地区普兰县群众。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张天龙 摄核心阅读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藏族服饰的色彩特点表现为对比强烈,如红与绿、白与黑、黄与紫,并运用复色、金银线搭配使服饰色调明快而又和谐。由于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服饰都有较大区别,服饰穿着也不相同,各地区服饰都具有鲜明的服饰区域性,并共同构成了丰富...

    2019-03-20 admin 民俗文化 50 ℃ 0
  • 黄南非遗新春风 文旅融合开满花

    黄南非遗新春风 文旅融合开满花

    黄南州开展2019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 乙亥年正月,华夏大地沉浸在浓浓的春节氛围里,黄河流域南部在暖阳初升的时分,泛起绯红。在黄南州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当地民众的热情参与下,黄南非遗实现活态传承,散发新的活力,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开好了头。2019年“春节”期间,黄南州各地陆续隆重举行了藏戏、瞻佛、羌姆、拉泽、达顿、社火等一系列“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展演活动,据统计观...

    2019-02-21 admin 民俗文化 58 ℃ 0
  • 混合信仰:安多藏区的一种村落宗教模式

    混合信仰:安多藏区的一种村落宗教模式

    混合信仰:安多藏区的一种村落宗教模式 ------ 尕让地区诺加村宗教信仰现状分析 作者简介:扎西龙主,青海贵德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传佛教史,宗教人类学。摘要: 村落宗教的研究是村级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中对诺加村的公共祭祀和家户宗教仪式作了一些分类和归纳。安多藏区的‘混合信仰’,并非是消极...

    2019-02-12 admin 民俗文化 58 ℃ 0
 1 2 3 4 5››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栏目/内容页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