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资源 | Hi, 今天是: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栏目/内容页顶部

首页 > 文学专题 > 文学动态 / 正文

近三百年的薪火相传——感受德格印经院藏式雕版印刷技艺

admin 编辑: 2019-07-17 文学动态 评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中国藏族网通讯   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畔、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有一处被称为“雪山下璀灿的明珠”的德格印经院,藏语称:“德格巴宫”。至今,它完整保存着32万块藏文典籍经版,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1.jpg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图为印经院外景 摄影:布布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印经院选地传说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1729年,德格第十二代土司兼第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泽仁梦想把藏族各地区众多教派、各种典籍、不同观点的书籍归集与印制汇聚在一起,决意修建一座印经院。于是在登巴泽仁52岁那一年,选定在其土司官寨30米处被称做“尼干普绒”的一个小山包上,正式修建印经院。登巴泽仁便是德格印经院的创始人,如今他的塑像就立在德格印经院一楼的法王殿。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有关印经院的选址,在民间流传着几则相映成趣的传说故事。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第一个传说,某天日暮时分,登巴泽仁在官寨外散步,耳闻南面山包上隐约传来孩童朗朗诵念经文之声,心中不觉一动,有了修建印经院的念头。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第二个传说则更加细腻,在金沙江江西库叶绒村,有个拉翁的差民,他刻制了一部《称多》(即《长寿经》)经版奉献于土司,谁料驮运经版的牦牛行至土司官寨南的小山包时,受惊不行,经版落满山包。登巴泽仁闻听此事,认定此山包为祥瑞之地,决意将印经院建于此。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还有一则传说讲的是登巴泽仁的一场梦。一日,登巴泽仁梦见将要完成一件瑰丽珍宝的制作,梦后便致书八帮寺堪布、学者曲吉久勒解梦。曲吉久勒由此预见登巴泽仁将会创立印经院。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2.jpg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图为大藏经《丹珠尔》的木刻库房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精美绝伦的藏式雕版技艺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走进印经院,园内有藏版库房、藏纸库房、晒经楼和洗板台以及裁纸齐书室。穿过佛殿就是藏版库房,顶天的雕版藏架整齐紧密地插满了以高山上无结红桦木为原料的雕版。板坯经文火薰烤、动物粪池沤制,再经水煮、烘干、刨平、写版、雕刻、几十次校审,校改无误后的经版在酥油里浸泡,最后晒干刷上“苏巴”水完成制版全过程。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3.jpg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图为楼顶的刷油晾晒工作区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沿着古老木阶往上行走,在环绕天井的走廊里,十几个印经台纵向排列。印经师傅两两相对而坐,一位涂墨,另一位左手铺纸右手推滚筒,一页页纸张在印版上有节奏地擦过。走廊顶端,一条条绳索挂满刚印完的书页。这些土黄色纸张原料十分独特,是由一种含有微毒的瑞香狼毒草的根茎制作而成,韧性极强且轻,久藏不坏。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4.jpg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图为藏版库房的雕版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5.jpg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图为工作中的雕版师父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国家重视——让德格印经院永续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德格印经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藏经阁,它经典的藏式雕版技艺为印刷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原始例证。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对德格印经院一次次大规模的修缮,对藏式雕版技艺的扶持。德格印经院藏式雕版印刷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名录”。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6.jpg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图为藏版库房的雕版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绛红色墙壁包裹下的德格印经院,积聚着藏民族祖祖辈辈的智慧和劳动,是一种物质财富,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大瑰宝。( 图片由藏族雕版技艺人才培养项目组提供)k4p康巴教学资源网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Tags: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猜你喜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栏目/内容页底部